redis配置参数,非常的多,下面罗列了一些redis 常用参数配置,以及中文注释。
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GENERAL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是否作为守护进程运行 daemonize yes // 如以后台进程运行,则需指定一个pid,默认为/var/run/redis.pid pidfile /var/run/redis.pid // Redis默认监听端口 port 6379 tcp-backlog 511 // 客户端闲置多少秒后,断开连接 timeout 0 tcp-keepalive 0 // 日志记录等级,有4个可选值,debug,verbose,notice,warning loglevel notice // 指定日志输出的文件名,可设为/dev/null屏蔽日志 logfile "" // 可用数据库数,默认值为16,默认数据库为0 databases 16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SNAPSHOTTING 快照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保存数据到disk的策略 // 900 秒有 1 条改变保存到disk save 900 1 // 300 秒有 10 条改变保存到disk save 300 10 // 60 秒有 10000 条改变保存到disk save 60 10000 stop-writes-on-bgsave-error yes // 当dump .rdb数据库的时候是否压缩数据对象 rdbcompression yes rdbchecksum yes // 本地数据库文件名,默认值为dump.rdb dbfilename dump.rdb // 本地数据库存放路径,默认值为 ./ dir ./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REPLICATION Redis的复制配置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,设置主服务的IP及端口 // slaveof <masterip> <masterport> //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,设置主服务的连接密码 // masterauth <master-password> // 当从库同主机失去连接或者复制正在进行,从机库有两种运行方式 // 1) 如果slave-serve-stale-data设置为yes(默认设置),从库会继续相应客户端的请求 // 2) 如果slave-serve-stale-data是指为no,出去INFO和SLAVOF命令之外的任何请求都会返回一个错误"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" slave-serve-stale-data yes slave-read-only yes repl-diskless-sync no repl-diskless-sync-delay 5 // 从库会按照一个时间间隔向主库发送PINGs.可以通过repl-ping-slave-period设置这个时间间隔,默认是10秒 repl-ping-slave-period 10 // repl-timeout 设置主库批量数据传输时间或者ping回复时间间隔,默认值是60秒 // 一定要确保repl-timeout大于repl-ping-slave-period repl-timeout 60 // 采用无延迟同步 默认no repl-disable-tcp-nodelay yes slave-priority 100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SECURITY 安全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设置客户端连接后进行任何其他指定前需要使用的密码。 // 警告:因为redis速度相当快,所以在一台比较好的服务器下,一个外部的用户可以在一秒钟进行150K次的密码尝试, 这意味着你需要指定非常非常强大的密码来防止暴力破解 // requirepass foobared // 命令重命名. // 在一个共享环境下可以重命名相对危险的命令。比如把CONFIG重名为一个不容易猜测的字符。 // 举例: // rename-command CONFIG b840fc02d524045429941cc15f59e41cb7be6c52 // 如果想删除一个命令,直接把它重命名为一个空字符""即可,如下: // rename-command CONFIG ""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LIMITS 约束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最大可用内存 maxmemory <bytes> 536870912,即512M maxmemory 536870912 // 当内存达到最大值的时候Redis会选择删除哪些数据?有五种方式可供选择 // // volatile-lru -> 利用LRU算法移除设置过过期时间的key (LRU:最近使用 Least Recently Used ) // allkeys-lru -> 利用LRU算法移除任何key // volatile-random -> 移除设置过过期时间的随机key // allkeys->random -> remove a random key, any key // volatile-ttl -> 移除即将过期的key(minor TTL) // noeviction -> 不移除任何可以,只是返回一个写错误 maxmemory-policy allkeys-lru // LRU 和 minimal TTL 算法都不是精准的算法,但是相对精确的算法(为了节省内存),随意你可以选择样本大小进行检测。 // Redis默认的灰选择3个样本进行检测,你可以通过maxmemory-samples进行设置 maxmemory-samples 3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APPEND ONLY MODE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启用aof持久化方式 // 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,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。默认值为no appendonly yes // 更新日志文件名,默认值为appendonly.aof appendfilename "appendonly.aof" // 收到写命令立即写入磁盘,最慢,保证完全的持久化 appendfsync always // 每秒写入一次 appendfsync everysec // 完全依赖OS,性能最好,持久化没保证 appendfsync no // 部署在同一机器的redis实例,把auto-aof-rewrite打开,因为cluster环境下内存占用基本一致 #关闭在aof rewrite的时候对新的写操作进行fsync no-appendfsync-on-rewrite yes // Automatic rewrite of the append only file. // AOF 自动重写 // 当AOF文件增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Redis能够调用 BGREWRITEAOF 对日志文件进行重写 // // 它是这样工作的:Redis会记住上次进行些日志后文件的大小(如果从开机以来还没进行过重写,那日子大小在开机的时候确定) // // 基础大小会同现在的大小进行比较。如果现在的大小比基础大小大制定的百分比,重写功能将启动 // 同时需要指定一个最小大小用于AOF重写,这个用于阻止即使文件很小但是增长幅度很大也去重写AOF文件的情况 // 设置 percentage 为0就关闭这个特性 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 100 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 64mb aof-load-truncated yes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LUA SCRIPTING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lua-time-limit 5000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REDIS CLUSTER 集群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打开redis集群 cluster-enabled yes // cluster配置文件(启动自动生成) cluster-config-file nodes-6379.conf // 节点互连超时的阀值 cluster-node-timeout 15000 cluster-slave-validity-factor 10 cluster-migration-barrier 1 // 集群兼容部分失败 cluster-require-full-coverage yes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SLOW LOG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Redis Slow Log 记录超过特定执行时间的命令。执行时间不包括I/O计算比如连接客户端,返回结果等,只是命令执行时间 // // 可以通过两个参数设置slow log:一个是告诉Redis执行超过多少时间被记录的参数slowlog-log-slower-than(微妙), // 另一个是slow log 的长度。当一个新命令被记录的时候最早的命令将被从队列中移除 // 下面的时间以微妙微单位,因此1000000代表一分钟。 // 注意制定一个负数将关闭慢日志,而设置为0将强制每个命令都会记录 slowlog-log-slower-than 10000 // 对日志长度没有限制,只是要注意它会消耗内存 // 可以通过 SLOWLOG RESET 回收被慢日志消耗的内存 slowlog-max-len 128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LATENCY MONITOR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latency-monitor-threshold 0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EVENT NOTIFICATION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notify-keyspace-events ""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ADVANCED CONFIG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当hash中包含超过指定元素个数并且最大的元素没有超过临界时, // hash将以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(大大减少内存使用)来存储,这里可以设置这两个临界值 // Redis Hash对应Value内部实际就是一个HashMap,实际这里会有2种不同实现, // 这个Hash的成员比较少时Redis为了节省内存会采用类似一维数组的方式来紧凑存储, 而不会采用真正的HashMap结构,对应的value redisObject的encoding为zipmap, // 当成员数量增大时会自动转成真正的HashMap,此时encoding为ht。 hash-max-ziplist-entries 512 hash-max-ziplist-value 64 // list数据类型多少节点以下会采用去指针的紧凑存储格式。 // list数据类型节点值大小小于多少字节会采用紧凑存储格式。 list-max-ziplist-entries 512 list-max-ziplist-value 64 // set数据类型内部数据如果全部是数值型,且包含多少节点以下会采用紧凑格式存储。 set-max-intset-entries 512 // zsort数据类型多少节点以下会采用去指针的紧凑存储格式。 // zsort数据类型节点值大小小于多少字节会采用紧凑存储格式。 zset-max-ziplist-entries 128 zset-max-ziplist-value 64 hll-sparse-max-bytes 3000 // Redis将在每100毫秒时使用1毫秒的CPU时间来对redis的hash表进行重新hash,可以降低内存的使用 // // 当你的使用场景中,有非常严格的实时性需要,不能够接受Redis时不时的对请求有2毫秒的延迟的话,把这项配置为no。 // // 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实时性要求,可以设置为yes,以便能够尽可能快的释放内存 activerehashing yes client-output-buffer-limit normal 0 0 0 client-output-buffer-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client-output-buffer-limit pubsub 32mb 8mb 60 hz 10 aof-rewrite-incremental-fsync yes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VM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是否使用虚拟内存,默认值为no vm-enabled yes //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,默认值为/tmp/redis.swap,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-swap-file /tmp/redis.swap // 将所有大于vm-max-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,无论vm-max-memory设置多小,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 (Redis的索引数据就是keys),也就是说,当vm-max-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,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。默认值为0。 vm-max-memory 0 // 虚拟内存文件以块存储,每块32bytes vm-page-size 32 // 虚拟内在文件的最大数 vm-pages 134217728 // 可以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,设置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,如果设置为0,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. 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,但是对数据完整性有很好的保证. vm-max-threads 4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INCLUDES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包含通用配置 include /etc/redis/redis-common.conf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GENERAL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如以后台进程运行,则需指定一个pid,默认为/var/run/redis.pid pidfile /var/run/redis_6379.pid // Redis默认监听端口 port 6379 // 指定日志输出的文件名,可设为/dev/null屏蔽日志 logfile /var/log/redis_6379.log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SNAPSHOTTING 快照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本地数据库文件名,默认值为dump.rdb dbfilename dump6379.rdb // 本地数据库存放路径,默认值为 ./ dir /var/redis/6379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REPLICATION Redis的复制配置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,设置主服务的IP及端口 // slaveof <masterip> <masterport> //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,设置主服务的连接密码 // masterauth <master-password>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APPEND ONLY MODE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更新日志文件名,默认值为appendonly.aof appendfilename "appendonly6379.aof"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REDIS CLUSTER 集群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 // cluster配置文件(启动自动生成) cluster-config-file nodes-6379.conf
转载请注明
作者:海底苍鹰
地址:http://blog.51yip.com/nosql/1724.html